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屏幕显示技术进化史
屏幕显示技术进化史
2022-06-30 19:27:00 【LiveVideoStack_】
▲扫描图中二维码了解音视频技术大会更多信息▲
编译:Alex
技术审校:赵军
视 野 #010#
每一天,我们都在透过电视、电脑和手机等设备的屏幕观看流媒体内容。随着硬件设备和流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屏幕显示技术也在不断进化。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一起来回顾一下屏幕显示技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CRT的问世
1869年,德国物理学家Julius Plücker和Johann Wilhelm Hittorf首次观察到了阴极射线。1897年,德国物理学家Karl Ferdinand Braun(Braun也是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发明了CRT(cathode-ray tube,阴极射线管),它最初也被称为布劳恩管( Braun tube),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子显示器之一。
一个14英寸的彩色CRT(来源:Blue tooth7/Wikimedia Commons)
CRT是一种特制的真空管,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电子枪,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光束撞击在荧光屏幕上,进而显现出图像。早期的电视机、电脑、自动柜员机、摄像机、监视器和雷达显示器等都内置有CRT。
1907年,俄国科学家Boris Rosing (曾与电视发明者 Vladimir Zworykin一起工作)使用CRT将简略的几何图像传输到了电视屏幕上。Rosing的这一创举也使他成为电视领域的重要发明者。在此之后,CRT技术不断发展,并于1922年首次商业化。在LED、等离子和OLED等技术出现以前,CRT一直作为绝大部分设备的显示器而使用。
在整个20世纪中后期,阴极射线管被普遍用于电视和计算机显示器。在这段时间里,制造商不断地提高性能和分辨率。20世纪70年代的大多数计算机显示器只能在黑屏上显示绿色文本。到了1990年,IBM的扩展图形阵列(XGA)显示器能以800 x 600像素的分辨率显示1680万种颜色。
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1936年,匈牙利工程师Kálmán Tihanyi在他的论文中描述了这种平板等离子显示系统。1964年,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Donald Bitzer、 H. Gene Slottow和当时还是研究生的Robert Willson开发了第一个单色等离子显示器,用于 PLATO 计算机系统。
等离子显示器的构成(来源:Wikipedia)
等离子的发光原理是在真空玻璃管中注入惰性气体或水银蒸气,加电压之后,使气体产生等离子效应,放出紫外线,激发荧光粉而产生可见光,利用激发时间的长短来产生不同的亮度。等离子显示器中,每一个像素都是三个不同颜色(三原色)的等离子发光体所产生的。由于它是每个独立的发光体在同一时间一次点亮的,所以特别清晰鲜明。 [1]
直到2000年初,等离子显示器都是大型平板高清电视最受欢迎的选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等离子显示器容易出现图像残留,同时,由于材质和结构所限,它无法缩小尺寸,所以并不适用于电脑、平板和手机。这也是等离子显示器在市场竞争中失利的主要原因。
到2013年,它被低成本的LCD超越,显示质量上则面临昂贵但对比度更高的OLED平板显示器的竞争。等离子显示器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市场份额。美国零售市场的等离子显示器生产于2014年结束,中国市场的生产于2016年结束。
液晶显示器(LCD)时代
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riedrich Reinitzer在研究胡萝卜中的胆甾醇苯甲酸酯(Cholesteryl Benzoate)时意外发现了液晶(Liquid Crystals)。
1962年,RCA(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美国无线电公司)实验室的物理化学家Richard Williams想要找到一种可以替代CRT的显示材质。他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当他对薄薄的液晶层施加电场时,晶体会形成条纹图案并进入向列状态。Richard后来将这一研究交给了他在RCA的同事George H. Heilmeier。经过不懈的努力,George所带领的团队找到了一种在室温下操作晶体的方法,并发明了第一个液晶显示器,于1968年首次向世界展示。
计算器中的LCD显示器(来源:Wikipedia)
LCD 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设置TFT(薄膜晶体管),上基板玻璃上设置彩色滤光片,通过TFT上的信号与电压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与否而达到显示目的。 [2]
虽然液晶显示器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问世(当时常见于计算器、手表、钟表和各种家用电器中),但直到90年代才获得广泛的应用。由于它功耗低、尺寸小、重量轻,所以被大量用于笔记本电脑中。随着LCD技术的不断改进,LCD屏幕在电脑和电视中的使用越来越流行。2007 年,液晶电视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超过了CRT电视的销量。
从LED到OLED
1962年,通用电器的工程师Nick Holonyack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可见光LED。1962~1968年期间,惠普公司的Howard C. Borden和Gerald P. Pighini带领团队一直在进行LED研发工作。1969年2月,他们推出了HP型号5082- 7000计算器,它是第一台采用集成电路技术的LED设备,同时拥有世界上第一个智能LED显示屏。惠普对LED的商用掀起了一场数字显示技术的革命,并为后来LED显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LED是Light Emitting Diodes的简称,即“发光二极管”,严格说来它也是LCD(液晶显示器)的一种。传统的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荧光灯管等)作为LCD设备的背光源,只能均匀地照亮整个屏幕,无法改变照明强度。而相较于CCFL, LED背光的LCD设备可以使用局部调光,从而产生更好的对比度和更生动的显示,同时消耗更少的能量。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ngGroVxQ-1656553575267)(https://p3-juejin.byteimg.com/tos-cn-i-k3u1fbpfcp/169d6a0164fb4b2d8f9e75b8f6253d07~tplv-k3u1fbpfcp-zoom-1.image)]
LED信号灯(来源:Wikipedia)
由于LED的多功能性和更轻的重量,大多数LCD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显示器都使用LED。
1987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Eastman Kodak公司的两位化学家邓青云和Steven Van Slyke共同开发了第一台实用的OLED设备。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也被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是一种利用多层有机薄膜结构产生电致发光的器件,当向它施加电流时,会发出明亮的光。与LCD不同,OLED不需要背光,同时可以使用材质较轻的发光基层(而非LCD和LED使用的玻璃基层),并且拥有更宽的视角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世界上第一台OLED电视Sony XEL-1(来源:Wikipedia)
OLED的出现对于电致发光技术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与LED相比,OLED更轻薄小巧,也更柔韧,它常用在电视屏幕、计算机显示器和智能手机、手持游戏机等设备中。
自从iPhone X开始采用OLED显示屏开始,OLED迅速席卷全球终端市场,全面屏、折叠屏、柔性屏等层出不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显示技术的发展。
电子纸的发明
上世纪70年代, Xerox Parc公司的Nick Sheridon开发了世界上第一款电子纸——Gyricon。
电子纸是一张薄薄的胶片,涂在上面的是一层电子墨——这是一种液态材料,其中悬浮着成百上千个与人类发丝直径差不多大小的微囊体,每个微囊体由正电荷粒子和负电荷粒子组成。 [3] 当对单个电极施加正或负电场时,带有相应电荷的彩色粒子将移动到囊体的顶部或底部,使电子纸显示器的表面呈现出某种颜色。
电子阅读器(来源:Wikipedia)
同OLED一样,电子纸自身也能发出可见光,同时保持作为“纸张”的光泽。
虽然电子纸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发出来,但直到21世纪初才流行起来。它最广泛的应用就是电子阅读器,比如我们常见的Kindle、BOOX等。除此之外,它还用于电子定价标签、数字标牌和一些智能手机显示屏。
DLP技术
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是数字光处理的简称,其工作原理是将影像信号通过数字处理,再通过光的方式投射出来。这一技术具有极高的图像保真度,能够投射出清晰、明亮、色彩逼真的画面,多用于投影仪系统。 [4]
DLP投影仪InFocus IN34(来源:Wikipedia)
DLP技术的核心是一种被称为数字微镜器件 (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的光学半导体,它使用铝制成的微镜反射光线来生成图像。DMD通常被称为DLP芯片,每个芯片可以包含超过200万面微镜,尺寸不到人类头发宽度的五分之一。微镜以矩阵形式排列(很像照片马赛克),每个微镜代表一个像素。
这些微镜的数量对应于屏幕的分辨率。DLP 1080p技术可提供超过200万像素,实现真正的1920x1080p分辨率。目前市面上已经有8K的DLP投影仪(使用3xDLP)。
DLP最初由德州仪器公司的物理学家Larry Hornbeck于1987年开发。1997年,Digital Projection公司推出了第一台DLP投影仪。1998年,德州仪器和Digital Projection都因为DLP技术而获得了当年的艾美奖。
与等离子和LCD设备相比,DLP设备价格更低,并且它拥有更大的屏幕,也更轻薄。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DLP技术其实经常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它常见于各类投影仪(用于培训、授课)、家庭影院、视频墙、音乐会和发布会等大型投影系统等。
以上就是屏幕显示技术发展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涉及微结构光学材料、先进制造、图像处理等技术的融合,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设备屏幕分辨率,还生动地呈现了人类的想象力。我们相信,随着硬件设备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显示技术还将再一次获得创新突破。
Sources:
[1] 等离子显示屏_百度百科 (baidu.com)
[2] LCD(电子产品)_百度百科 (baidu.com)
[3] 电子纸_百度百科 (baidu.com)
[4] DLP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电子发烧友网 (elecfans.com)
References:
https://www.thoughtco.com/television-history-cathode-ray-tube-1991459
https://theinventors.org/library/inventors/blcathoderaytube.htm
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the-world-at-your-fingertips-a-brief-history-of-mobile-display-technology
https://www.sears.com/articles/tvs-electronics/televisions/the-evolution-of-display-technology.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lasma_display#Histor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D_display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B5%E5%AD%90%E7%BA%B8/7548072?fr=aladdin
https://www.visionect.com/blog/electronic-paper-explained-what-is-it-and-how-does-it-work/
https://www.elecfans.com/d/1808554.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gital_Light_Processi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lectronic_paper
边栏推荐
猜你喜欢
科大讯飞活跃竞赛汇总!(12个)
Conditional compilation
【450. 删除二叉搜索树中的节点】
笔记软件的历史、选择策略以及深度评测
派尔特医疗在港交所招股书二次“失效”,上市计划实质性延迟
Code shoe set - mt3435 · assignment - bipartite graph problem - Graphic explanation
A necessary tool for testing -- postman practical tutorial
测试人进阶技能:单元测试报告应用指南
4.3-inch touch screen 12 channel control port programmable network central control supports mutual backup of 5 central control hosts
【LeetCode】【SQL】刷题笔记
随机推荐
8 - 函数
一文读懂目标检测:R-CNN、Fast R-CNN、Faster R-CNN、YOLO、SSD「建议收藏」
当我们在看待产业互联网的时候,总是会站在消费互联网的对立面来看待它
Buttons to achieve various effects and functions. Reading this article is enough
Taiwan SSS Xinchuang sss1700 replaces cmedia cm6533 24bit 96KHz USB audio codec chip
composer
无线充U型超声波电动牙刷方案开发
Abaqus 2022软件安装包和安装教程
线下门店为什么要做新零售?
昔日果汁大王,16个亿卖了
[multithreading] use the thread pool to implement a simple thread pool
ABAQUS 2022最新版——完善的现实仿真解决方案
Cartoon | has Oracle been abandoned by the new era?
CV+Deep Learning——网络架构Pytorch复现系列——basenets(BackBones)(一)
Final chapter of binary tree
Why should offline stores do new retail?
Inventory the six second level capabilities of Huawei cloud gaussdb (for redis)
测试必备工具 —— Postman实战教程
MySQL billing Statistics (Part 1): MySQL installation and client dbeaver connection
【论文阅读】Trajectory-guided Control Prediction for End-to-end Autonomous Driving: A Simple yet Strong Bas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