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如何衡量产品是否“刚需、高频、痛点”

如何衡量产品是否“刚需、高频、痛点”

2022-07-07 21:54:00 流楚丶格念

如何衡量产品是否“刚需、高频、痛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小海按:如果说创业者需要有产品经理的思维,那对于产品的“刚需、高频、痛点”三个核心要求,更需要完善的评估体系来帮助产品进行功能优化和迭代。

导语

对于创业者来说,最痛苦的点,可能就是产品做出来之后,被评价“使用繁琐,体验太差”“产品切不到痛点”,诚然一个产品好不好,不能凭个人喜好,也不能由于极个别用户的负面反馈,而对产品进行全盘否定,我们更多需要根据大量的数据反馈,同时结合尝试来进行判断。

做产品要做“刚需、高频、痛点”,但是却从没有人去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观测数据去验证我们做的东西是否满足这三个核心要点,本文旨在帮助产品创业者建立较为完善的数据指标评估体系,更好地帮助产品功能的优化和迭代。

“刚需、高频、痛点”的定义:

①刚需是相对于“弹性需求”而言的,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为是硬性,人们需要的东西或者必须要做的事。

②高频则是指需求欲望在一定周期内产生的频次。

③痛点则是指用户在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

那么评估指标怎么定?

主要就是下面这一句话:刚需看渗透、高频看人次、痛点看能耗

刚需看渗透

渗透率原本是市场营销中的一个概念,指企业的实际销售量在市场潜量中的百分率。但是我们可以将的使用范围进行衍生,大到行业覆盖度,小到产品中的某个功能特性:比如互联网渗透率是指使用互联网的网民与总人口数之比,用于表达互联网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程度。而对于某个app的产品来说,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功能渗透率”,是指当前使用该功能的人数占整体使用产品的人数比例,这个指标可以较为客观的反映出,当前功能对于使用产品的人群的覆盖度,功能渗透率越高,则说明该功能是用户当前使用产品的核心功能,也即在当前产品形态下的大部分用户刚需。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渗透率的数据可以帮助你验证你设计的需求解决方案,是否被大多数用户所认可,而不能判定说渗透率高的就是刚需,渗透低的就是普通需求,刚需与否还是需要通过产品经理对业务的洞察去判断,渗透率更多的是以“后验性”指标而存在的。

②刚需是根据用户完成的业务目标所达成的任务而定的,离终点越近的越是刚需,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层次画一个同心圆,从里到外由强变弱。

高频看人次

人次是指用户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重复出现的行为次数。对于我们日常的生活来说,普通人可能一辈子就买一次房,十年去换一部车,他们在人生的尺度上其实是个低频的,但是在你要买车的前三个月的时候,你选车的需求被激发,每天看各类购车资讯的行为又变成了短时间的高频需求了,所以这里必须强调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不能脱离场景去说这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来看支付宝的案例:

支付宝从一个淘宝的子功能到现在不断扩宽它的使用场景,支付宝及其本地钱包合作伙伴已经服务超12亿的全球用户,俨然成为我们手机里面的超级工具app,就算我们不是每天都去淘宝网购物,生活中的线下支付每天也必然会使用到1次或多次支付宝,可能是点外卖,可能是便利店的结算,又或者是公交车刷码。

支付宝的发展史就是低频的工具型app最好的逆袭,不断渗透到各个可以使用到支付的场景中,网上购物也许是个低频的场景,但是线上线下的各类交易中的支付就是一个高频的场景,每天全世界各地都在发生着各种交易,小到在学校门口买2元钱的汽水,大到购买万元的笔记本电脑,这些一旦全部聚集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操作,那将是一个非常海量的数字,这其实就是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工具型app在疯狂的叠加场景化的功能,其实目的也就是在于“集低频为高频”。

如果你的产品切中刚需但低频的需求话,可以考虑以下2种方案去提供使用人次:

​ 1. 集低频场景为高频场景

​ 2. 低频场景前置或拆分转为高频场景

痛点看能耗

开篇已经提到痛点是指“需求被满足过程中,行为路径上的最大阻碍”,而在这条达成任务目标的道路上,我们一般都会付出3样东西“体力、脑力、心力”,这三者的付出加在一起就是我们完成任务的一个整体能耗了。

①体力一般是指用户完成目标付出的实际行动,诸如在app中完成注册操作,要输入手机号、验证码等,做饭时要先洗菜,切菜,炒菜等过程,这些每一步的完成,最后才指向用户最终完成任务的通路。

②脑力一般是指用户对达成目标的思考,思考是要花费能量的,思考的时间越长,花费的能量就越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检测用户完成任务时在一些页面的停留时长的合理性来判断,我们的产品是否给用户造成了困扰。

③心力一般是指用户调动和控制情绪的耗费的能力,正向的情绪基本不耗费能量,使人感到轻松,而负面的情绪,则使人感到不适,诸如郁闷、疑惑、焦虑、愤怒等情绪。

所以无论是体力、脑力、心力其实归于本质来说,都是在消耗我们自身的能量,人的一切动作其实都符合最小作用力原则,也即“能不动手就不动手,能不用脑就不用脑,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囖”,这个是人性所致。所以如何解决痛点,其实就是让用户较小的消耗自身能量。

结语

产品能不能做起来,原因有很多,战略方向、竞争格局、服务质量、产品体验、运营活动等都会影响产品的成败,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创业企业建立自己的数据体系,带上度量标尺,更好前行。

原网站

版权声明
本文为[流楚丶格念]所创,转载请带上原文链接,感谢
https://yangyongli.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242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