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多线程(进阶) - 2.5w字总结
多线程(进阶) - 2.5w字总结
2022-08-05 10:05:00 【Zzt.opkk】
常见的锁策略
在谈到"锁策略"之前.我们先要先理解线程和锁的关系,例如
你去银行办理业务,进入银行后先去取号,然后在服务区等待,过了段时间,广播加到你的号码,你走到服务窗口,由银行员工为你办理业务,并且在完成业务的过程中,员工只为你一个人服务,当你完成业务后离开,广播呼叫下一个号码.
在上述过程中,每个办理业务的人就是线程,服务窗口就是锁,服务窗口后的银行员工就是共享资源,你无法直接办理业务,需要先取号后等待的过程为阻塞,当广播叫到你的名字时,你去办理业务的提示信息为唤醒,你在窗口办理业务就是加锁,完成业务后离开为释放锁
悲观锁和乐观锁
悲观锁:
悲观锁自己去拿数据时,认为别人也去拿数据会修改数据,所以在每次拿数据时都会上锁,这样其他线程去拿数据时,会被阻挡到外面,防止数据错误.
乐观锁:
乐观锁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是会发生访问冲突,所以不会上锁,只有在数据进行更新时,才会对比数据在当前线程的更新期间有没有被修改过,如果修改过,则可以尝试重新读取,选择报错,放弃修改等策略.
总结:
乐观锁和悲观锁共有各有优缺点,在面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采取合适的策略,能够大大的提高系统的效率,比如:当系统冲突次数多,适用于悲观锁,虽然由于频繁上锁,系统资源消耗大,但是能够减少冲突,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当冲突次数少,使用乐观锁就可以减少上锁时消耗的资源,所以悲观锁阻塞事务,乐观锁回滚重试.
Synchronized 初始使用乐观锁策略. 当发现锁竞争比较频繁的时候, 就会自动切换成悲观锁策略 ,而乐观锁的在进程数据是否冲突时所采用的一个策略就是使用"版本号".
读写锁
对于Synchronized属于普通的互斥锁,对于不同线程自己对同一个代码块的上锁是互斥的,而读写锁是对其进行细分,分为"读锁"和"写锁".在多线程之间,对于读操作是安全的,但是边读边写,多个线程写这是线程不安全的,使用读写锁就可以提高多个线程读的效率,还可以保证写操作的安全.
读写锁规则:
- 线程A占用读锁,线程B申请读锁,申请成功
- 线程A占用读锁,线程B申请写锁,线程B会开始等待,直到线程A释放写锁才能申请成功
- 线程A占用写锁,线程B申请写锁或者写锁,线程B开始等待,因为读写操作不能同时进行
标准库的ReentrantReadWriteLock类:
Java标准库中使用ReentrantReadWriteLock 类中的readLock对象获取读锁,writeLock对象获取写锁,两个对象都提供lock/unlock来实现加锁/解锁操作.
//定义读写锁
private static final ReentrantReadWriteLock reentrantReadWriteLock = new ReentrantReadWriteLock();
//读锁对象
private static final ReentrantReadWriteLock.ReadLock readLock = reentrantReadWriteLock.readLock();
//写锁对象
private static final ReentrantReadWriteLock.WriteLock writeLock = reentrantReadWriteLock.writeLock();
//读操作
public static void read() {
read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得到读锁,正在读取...");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readLock.unlock();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读取完毕,释放读锁");
}
}
//写操作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 {
write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得到写锁,正在写入...");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writeLock.unlock();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释放写锁");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hread(() -> read(), "读锁 - 1").start();
new Thread(() -> read(), "读锁 - 2").start();
new Thread(() -> write(), "写锁 - 1").start();
new Thread(() -> write(), "写锁 - 2").start();
}
由显示结果及其执行次序知:读写锁支持并发读,而写操作是单独进行的.
轻量级锁和重量级锁
二者涉及到用户态和内核态的转变,所以先了解锁的核心"原子性",及CPU是如何提供操作指令.
重量级锁:依赖于操作系统提供的锁
- 大量的用户态内核态的转化,导致所需时间和成本的提高
- 很容易引发线程的调度
轻量级锁: 避免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锁,尽量在用户态完成任务
- 少量的转化为内核态
- 不太容易引发线程调度
简而言之就是:轻量级锁任务少,锁开销小,重量级锁任务多,锁开销大.
synchronized是自适应锁,根据锁冲突情况切换,冲突不高:轻量级锁,冲突很高:重量级锁
自旋锁和挂起等待锁
自旋锁: 当发现锁冲突时,对于抢锁失败的线程,立即尝试重新获取锁,并且循环多次(状态不会改变).所以当其他线程释放锁时,就会第一时间获取到锁
挂起等待锁(阻塞锁): 当发现锁冲突时,会挂起等待(进入阻塞队列),所以当锁被释放时,不会第一时间获得锁.
比如去银行取钱,你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去柜台取钱,这就是阻塞锁,另一个是去取款机取钱,这就是自旋锁.在柜台取钱时你会先取号,然后开始等待被叫号,这个等待过程就是进入阻塞队列,被叫号就是被唤醒,而在取款机取钱是,没有广播提醒下一个是谁,即没有唤醒操作,你必须一直关注是否到自己取钱了.
二者都是等待获取共享资源,最大的区别是要不要放弃CPU的执行时间.
自旋锁是轻量级锁的实现:
- 优点:是一种乐观锁,没有放弃CPU,不涉及线程阻塞和调度(因为一直在尝试获取锁),一旦得到的锁被释放,会第一时间获取
- 缺点:如果等待的锁迟迟没有释放,就会一直占用CPU,消耗系统资源
挂起等待锁是重量级锁的实现:
- 优点:是一种悲观锁,在挂起等待的时候不会消耗CPU,等待锁释放后被唤醒.
- 缺点: 由于自身是挂起等待,所以不会第一时间获取到锁
在JVM中,synchronized 锁只能按照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的顺序逐渐升级(被称为锁膨胀的过程),不允许降级,在后面会讲解,三者之间的转化过程.
公平锁和非公平锁
假设现在有三个线程A,B,C尝试获得锁,A先尝试获取到锁,获取成功,随后B,C都去尝试获取,如果按照顺序是B,C这个顺序阻塞等待.
在线程A释放锁后,在公平锁和非公平锁的规则下,那个线程能够获得到锁是不同的
公平锁:遵守"先来后到",因为B比C先来,所以B先获取锁.
非公平锁: 不遵守"先来后到",每个锁获取锁的概率是相同的,这TM才是公平
对ReentrantLock 类来说,通过构造函数可以指定该锁是否是公平锁,默认是非公平锁.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非公平锁的吞吐量比公平锁的大,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优先考虑使用非公平锁.
而对于 synchronized 锁而言,它只能是一种非公平锁,没有任何方式使其变成公平锁。这也是 ReentrantLock 相对于 synchronized 锁的一个 优点,更加的灵活。
为什么设置非公平锁:
这是因为在公平锁的规则下,上一个线程释放锁后,需要先唤醒下一个线程,然后该线程获取锁后去执行代码,在非公平锁的规则下,上一个线程释放锁后,不需要唤醒下一个线程,下一个线程直接就可以拿到锁后执行,相比较下,减少了唤醒成本,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可重入锁和不可重入锁
可重入锁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可以重复进入的锁",可以**允许同一个线程多次获取同一把锁,**最通透的一个例子是在递归函数中存在加锁操作,如果在递归函数中这个锁把自己阻塞了,即不可重入锁,反之,则为可重入锁(所以也叫做递归锁).
在Java中以Reentrant开头命名的锁,Lock的实现类,包括sychronized都是可重入锁.而Linux中的mutex是不可重入锁.
相关面试题
- 如何理解乐观锁和悲观锁,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乐观锁认为多线程访问同一个共享变量发生冲突的概率低,所以不会真正的加锁,而是直接尝试访问共享数据,在访问数据时检测当前是否发生访问冲突.乐观锁可以通过引入"版本号"来辨别是否访问冲突.
悲观锁认为多线程访问同一个共享变量发生冲突概率高,所以在每一次访问共享数据时会去加锁,悲观锁是在访问数据前就必须要获取锁,如果获取失败,则会等待.
- 介绍下读写锁
首先读写锁是把读操作和写操作分别开来,从而保证线程安全.其中读锁和读锁之间可以并发,而读锁和写锁,写锁和写锁之间是互斥的.
它适用于"读频繁,写不频繁"的场景
- 什么是自旋锁,为什么要使用自旋锁策略,缺点是什么?
一个线程尝试获取锁,如果获取失败,会一直循环尝试获取锁,当锁被释放后,就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到锁.
由于自旋锁只是将当前线程不停地执行循环体,不进行线程状态的改变,响应速度更快,所以能够在锁被释放的第一时间获取到锁,因此在锁持有时间比较短的场景下十分高效.
缺点是当线程数不断增加时,性能下降明显,因为每个线程都需要执行,占用CPU资源,
- synchronized 是可重入锁么 ?
是可重入锁,实现方式是在锁中记录锁持有的线程身份,以及一个计数器(记录加锁次数),如果发现当前锁的线程是持有锁,计数器自增,
释放锁时,计数器自减,最后为0时,清除锁记录中的线程身份.
CAS
什么是CAS
CAS: 全称为Compare and swap, 即比较并交换,它是由CPU提供的一个特殊指令(原子的)
一个完整的CAS操作为:
假设内存中的原数据为V,旧数据为A,新数据为B
- 比较 - 比较V和A是否相等(检查是否在此之前有没有被其他线程修改过)
- 交换 - 如果相等,则把B写入V
- 返回操作是否成功
CAS伪代码:
下面的代码并不是原子的,而是方便大家理解CAS的运行流程
/** * address 内存地址 * expectValue 存放在寄存器A中的比较值A * swapValue 存放在寄存器B中用于交换的值B * 这里的比较 - 指的是比较内存和寄存器A中的值,如果相等则把寄存器B的值写入寄存器A */
boolean CAS(address, expectValue, swapValue) {
if (&address == expectedValue) {
&address = swapValue;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注意: 当多个线程尝试对同一共享资源修改,只有一个线程会成功,但是并不会阻塞其他线程,其他线程只会收到失败的信号,这也是乐观锁策略的实现实例,并没有涉及到加锁和释放锁,所以乐观锁策略也被称为无锁编程
CAS的应用
1) 实现原子类
Java标准库中的java.util.concurrent.atomic
包下的类都是基于这样的方法来实现的.
类型名称 | 代表类 |
---|---|
基本类型 | AtomicInteger、AtomicLong、AtomicBoolean |
引用类型 | AtomicReference、AtomicStampedRerence、AtomicMarkableReference |
数组类型 | AtomicIntegerArray、AtomicLongArray、AtomicReferenceArray |
对象属性原子修改器 | AtomicIntegerFieldUpdater、AtomicLongFieldUpdater、 AtomicReferenceFieldUpdater |
原子类型累计器(JDK 1.8新增) | DoubleAccumulator、DoubleAdder、LongAccumulator、LongAdder、Striped64 |
下面先介绍AtomicInteger 类的常用方法
方法原型 | 解释 |
---|---|
intgetAndIncrement() | 以原子方法使实例值加一,返回自增前的旧值 |
intgetAndIncrement() | 将实例中的值更新为新值,并返回旧值 |
intincrementAndGet() | 以原子方法使实例值加一,返回自增后的新值 |
intaddAndGet(int delta) | 以原子方法使实例值加上输入的值,返回的相加后的值 |
getAndIncrement()伪代码:
class AtomicInteger {
private int value;
public int getAndIncrement() {
int oldValue = value;
while ( CAS(value, oldValue, oldValue+1) != true) {
oldValue = value;
}
return oldValue;
}
}
两个线程调用getAndIncrement()的具体步骤
public static AtomicInteger count = new AtomicInteger(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5000; i++) {
count.getAndIncrement();
}
}
});
Thread t2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5000; i++) {
count.getAndIncrement();
}
}
});
t1.start();
t2.start();
t1.join();
t2.join();
System.out.println("count = " + count);
}
- 线程1和线程2把主内存中的值读到自己的栈内存中.
- 线程1先执行CAS操作,先比较,由于oldvalue和value相同,随后自增后赋值
注: CAS使直接读内存,而不是操作寄存器.
- 然后线程2执行CAS操作,先比较,由于oldvalue和value不同,因此不能直接赋值,因此进入循环把oldvalue赋值给value
- 接下来线程2第二次执行CAS,先比较,oldvalue和value相同,然后自增后赋值
- 循环上述操作.
注: 上述操作中的check and set虽然不是原子的,但是在硬件层面上可以使一条指令完成这些操作,也就变成原子的了.
2) 实现自旋锁
基于CAS实现的自旋锁.
自旋锁伪代码:
public class SpinLock {
private Thread owner = null;
public void lock(){
while(!CAS(this.owner, null, Thread.currentThread())){
}
}
public void unlock (){
this.owner = null;
}
}
- CAS检查当前锁是否被某个线程持有
- 当ower == null 时CAS才能成功,循环结束,否则说明当前锁被其他线程持有,所以一直自旋等待.
CAS的ABA问题
1) 什么是ABA问题
假设存在t1,t2两个线程,有一个共享变量n.初始值为A
接下来,线程t1使用CAS把变量n修改为B,那么就需要
- 读取变量n,赋值给oldvalue.
- 判断oldvalue是否等于A,如果时,则修改为B
然而,在t1执行这两个操作的时候,t2线程可能把n值从A修改为B,然后又把B修改为A.
但是这个变量n值还是原来的A,不是原来的A,虽然对结果似乎没有什么影响,这就好比,我们去买手机,对于外行的我们不知道该手机是刚出场的手机,还是翻新机.
2) ABA引发的BUG
虽然对于上面的修改结果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又不同的效果
假设鸡哥有100存款,鸡哥想从ATM中取50元,取款机会创建两个线程,并发地线程执行-50.
我们期望一个线程执行-50成功,另一个线程 -50 失败
如果使用 CAS 的方式来完成这个扣款过程就可能出现问题.
正常的过程:
- 存款 100. 线程1 获取到当前存款值为 100, 期望更新为 50; 线程2 获取到当前存款值为 100, 期望更新为 50.
- 线程1 执行扣款成功, 存款被改成 50. 线程2 阻塞等待中
- 线程2 执行了, 发现当前存款为 50, 和之前读到的 100 不相同, 执行失败
异常的过程;
- 存款 100. 线程1 获取到当前存款值为 100, 期望更新为 50; 线程2 获取到当前存款值为 100, 期望更新为 50
- 线程1 执行扣款成功, 存款被改成 50. 线程2 阻塞等待中
- 在线程2 执行之前, 鸡哥的朋友正好给鸡哥转账 50, 账户余额变成 100
- 轮到线程2 执行了, 发现当前存款为 100, 和之前读到的 100 相同, 再次执行扣款操作
于是扣款操作执行了两次!!
解决方案:
在修改之前,添加一个版本号,用来标记当前值是否被CAS修改过.
所以在读取时: 由CAS读取旧数据值时同时读取版本号,二者都相同才能修改
在修改时:如果版本号和数据是相同的,则修改成功,内存的版本号+1,如果有一个不同,则修改失败
类比到刚才的买手机,对于不同新机和翻新机,它们的序列号是不同的.
在对比理解转账过程:
我们给主内存中的余额添加一个版本号,初始为1
- 存款 100. 线程1 获取到 存款值为 100, 版本号为 1, 期望更新为 50; 线程2 获取到存款值为 100,版本号为 1, 期望更新为 50
- 线程1 执行扣款成功, 存款被改成 50, 版本号改为2. 线程2 阻塞等待中.
- 在线程2 执行之前, 鸡哥的朋友正好给鸡哥转账 50, 账户余额变成 100,版本号变成3
- 轮到线程2 执行了, 发现当前存款为 100, 和之前读到的 100 相同, 但是当前版本号为 3, 之前读到的版本号为 1, 版本小于当前版本, 认为操作失败
Synchronized 原理
加锁的工作流程
在对象头中的Mark word字段中存在下面的4种锁状态: 无锁态 -> 偏向锁 -> 轻量级锁(自旋锁) -> 重量级锁
1) 偏向锁:
偏向锁的字面意思就是"偏向第一个获取它线程的锁",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上锁,通过上图知道是对象头中对比特位进行标记,表明这个"锁"是属于当前线程的,当执行当前代码块后,并不会"释放锁",而是在有其他线程竞争该锁时,才会"释放锁",进入轻量锁状态,可以发现,如果没有第二个线程来竞争,那么它的效率是很高的,几乎没有什么开销.
2) 轻量级锁:
当有其他线程进入去竞争锁时,偏向锁状态被清除,进而转变为轻量级锁(自旋锁)
而此处的自旋锁就是CAS实现的.
- 通过CAS操作修改对象头的锁标志位,先比较当前锁标志位是否为释放状态
- 如果是,则修改其为锁定状态,
- 如果不是,则循环等待,直到锁被释放.
如果我们获取锁时间长,那么其他在等待的线程会进入长时间的循环等待,这个过程是十分消耗资源的,相当于当前只有一个线程在工作,其他等待线程都在占用CPU,这种现象称为"忙等",但是Synchronized 的实现并不会让他一直循环,即允许短时间的忙等,可以换取线程在用户态和内核态自己切换所需的开销(因为等待的线程并没有进入阻塞,而是占用CPU等待释放锁,所有就没有唤醒操作,而唤醒操作就需要切换状态),
3) 重量级锁:
如果锁竞争严重,达到某个最大自旋次数的线程(JVM 有一个计数器记录自旋次数,默认允许循环 10 次,可以通过虚拟机参数更改)会将轻量级锁升级为重量级锁,当后续线程尝试获取锁时,发现被占用的锁是重量级锁,则直接将自己挂起(是上面的挂起等待锁),等待释放锁的线程去唤醒.
其他的优化操作
锁消除
锁消除: 在编译器和JVM共同判断锁是否可以消除.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sb.append("a"); sb.append("b"); sb.append("c"); sb.append("d"); //append方法自带锁 @Override public synchronized StringBuffer append(String str) { toStringCache = null; super.append(str); return this; }
由于每次调用append方法都会加锁和解锁,在单线程场景下,没有锁也不会有线程安全问题,所以为了优化就会"锁消除"
在举个例子,你去银行取钱,在没有人办理业务时,你不需要等待(不需要阻塞),直接去办理业务.
锁粗化
锁消除: 在代码块中存在多次加锁解锁操作,编译器会对其优化,进行锁的粗化
我们再用去银行办业务的例子讲解锁的粒度:
当我们去银行办理业务时,在窗口前完成业务的过程是最高效的,如果这时候你忘记带身份证了,你就打电话叫家人给你带来,这样就很浪费时间,最高效的方法是:在办理业务前准备好相关资料.
对于加锁也一样,把无关工作放到锁外面,锁内部只处理并发的内容,减少锁的粒度,提高了效率
但是有时候我们又需要锁粗化的优化,
比如你去银行办理业务,为了减少办理业务的时间,你把任务分为5份,其实这增加任务完成的时间,因为你会多次的排队,取号,等待.
对于加锁也一样,在一段代码块中反复的对同一对象加锁解锁,这是十分浪费资源的,最好的解决方案是:适当放宽锁的范围,以减少资源消耗.
如下面的代码:
for(int i=0;i<10000;i++){ synchronized(this){ do(); }
就会被粗化为:
synchronized(this){ for(int i=0;i<10000;i++){ do(); }
在设计开发中我们提倡减少锁的粒度,也就是避免不必要的加锁,避免不必要的阻塞等待.这也是很多程序员使用同步代码块来代替同步方法的原因.
JUC(java.util.concurrent) 中的常见类和接口
java.util.concurrent包下相关开发工具是针对并发环境开发的重要工具,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工具
可返回线程:Callable接口
Callable与Runnable的异同点
callable接口类似于Runnable接口,它们都可以表示由单独的线程并发执行任务.
不同点是callable接口的call()方法有返回值,而Runnable接口的run()方法没有返回值.
Runnable 最初设计用于长时间运行的并发任务,例如同时运行的网络服务器.Callable 接口更适用于返回单个结果的一次性任务。
Callable的使用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1. 创建匿名内部类,明确任务,泛型参数为接口返回值
Callable<Integer> callable = new Callable<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throws Exception {
int sum = 0;
for (int i = 1; i <= 100; i++) {
sum += i;
}
return sum;
}
};
//2.接受返回结果
FutureTask<Integer> futureTask = new FutureTask<>(callable);
Thread t = new Thread(futureTask);
t.start();
//3. futureTask.get()可以阻塞等待t线程执行完毕
int res = futureTask.get();
System.out.println(res);
}
Callable 通常需要搭配 FutureTask 来使用. FutureTask 用来保存 Callable 的返回结果. 因为Callable 往往是在另一个线程中执行的, 啥时候执行完并不确定.而FutureTask 就可以负责这个等待结果出来的工作.
线程执行结果:Future接口
Future接口
Future是用来获取异步执行的结果.下面是它的常用方法
方法名 | 解释 |
---|---|
boolean cancel(boolean mayInterruptIfRunning) | 取消异步任务,并且该任务是已实现且正在执行的,否则调用无效 |
boolean isCancelled() | 检查异步任务是否被取消 |
boolean isDone() | 检查异步任务是否完成 |
V ge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 返回异步任务的结果 |
V ge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 在指定时间结束后返回任务结果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TimeoutException {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Future<String> future = executorService.submit(() -> {
return "Hello world";
});
//取消任务
System.out.println(future.cancel(true));
//任务是否被取消
System.out.println(future.isCancelled());
//任务是否结束
System.out.println(future.isDone());
//获取结果
String s = future.get();
System.out.println(s);
//在指定时间结束后返回结果
s = future.get(1000,TimeUnit.MILLISECONDS);
System.out.println(s);
}
执行结果:
抛出异常的原因是get()方法必须是任务没有被取消.
不取消任务后,就没有异常了
/>
FutureTask类
FutureTask类实现RunnableFuture接口, 而RunnableFuture接口继承于Runnable, Future接口,
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 | 解释 |
---|---|
public FutureTask(Callable callable) | 通过Callable对象构造,此时FutureTask的返回值就是Callable的返回值 |
public FutureTask(Runnable runnable, V result) | 提供Ruunable对象和一个泛型变量,然后把Runnable对象伪装成Callable对象,同时其返回值就是我们传入的泛型变量 |
源码:
public FutureTask(Callable<V> callable) {
if (callabl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this.callable = callable;
this.state = NEW; // ensure visibility of callable
}
public FutureTask(Runnable runnable, V result) {
//装饰者模式
this.callable = Executors.callable(runnable, result);
this.state = NEW; // ensure visibility of callable
}
成员变量:
// 当前任务状态
private volatile int state;
// 新创建的任务,还未开始执行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NEW = 0;
// 当前任务正在结束中,但是任务还未完全结束,比如返回值还未写入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COMPLETING = 1;
// 当前任务是正常结束的(未发生异常,中断,取消)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NORMAL = 2;
// 当前任务因异常而中断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EXCEPTIONAL = 3;
// 当前任务因调用cancel方法而被取消执行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CANCELLED = 4;
// 当前任务处于中断状态,未完全中断,比如有些代码还在执行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INTERRUPTING = 5;
// 当前任务已完全中断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INTERRUPTED = 6;
// 用于接受传入的Callable对象或者成为Runnable对象的伪装
private Callable<V> callable;
// 存储返回值 任务正常结束保存任务的返回结果,否则,保存异常信息
private Object outcome;
// 当前执行的线程
private volatile Thread runner;
// 因为有很多线程去调用get()来获取结果,使用堆栈中记录等待线程的简单链表节点
private volatile WaitNode waiters;
static final class WaitNode {
// 线程对象
volatile Thread thread;
// 下一个WaitNode节点
volatile WaitNode next;
// 获取当前线程来初始化当前线程
WaitNode() {
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
}
常用方法:
方法名 | 解释 |
---|---|
public void run() | 执行当前任务 |
public boolean isCancelled() | 任务是否被取消 |
public boolean isDone() | 任务是否结束 |
public boolean cancel(boolean mayInterruptIfRunning) | 设置当前任务是否取消 |
public V get() | 获取任务结果 |
public V ge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 在设定时间后获取任务结果 |
总结:
- FutureTask是异步执行方式
- FutureTask使用get()方法返回的结果时,如果任务未完成,则调用get()的线程会陷入阻塞,直到任务执行结束
锁: Lock接口
Lock是一个接口,ReentrantLock是其实现类,下面简单康康其使用方法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lock.lock();
//Operation...
lock.unlock();
- 创建lock对象
- 某个线程调用lock对象的lock方法,该实例对象就被锁住了,其他线程想要调用lock方法就会被阻塞.
- 调用unlock()方法,其他线程就可以对其锁定了
下面介绍Lock接口的实现类: ReentrantLock
ReentrantLock使用方法:
方法名 | 解释 |
---|---|
public void lock() | 上锁,如果获取不到锁就进入阻塞队列 |
public void unlock() | 解锁 |
public boolean tryLock(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 加锁, 如果获取不到锁, 等待一定的时间之后就放弃加锁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true);
try {
lock.lock();
//cod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ReentrantLock 和 synchronized 的区别 :
- Synchronized是对代码块或者方法块上锁,而ReentrantLock类是对其使用lock()上锁,使用unlock()解锁,可以在不同的方法块中,还容易遗忘
- Synchronized只能是"非公平锁",而ReentrantLock可以是公平锁和非公平锁,通过构造方法设置
public ReentrantLock(boolean fair) { // true -> 公平 false -> 非公平 sync = fair ? new FairSync() : new NonfairSync(); }
- ReentrantLock 的lock方法失败则进入阻塞队列,而tryLock方法失败后,返回false,然后向下执行
- 更强大的唤醒机制. synchronized 是通过 Object 的 wait / notify 实现等待-唤醒. 每次唤醒的是一个随机等待的线程. ReentrantLock 搭配 Condition 类实现等待-唤醒, 可以更精确控制唤醒某个指定的线程
使用场景:
- 锁竞争不激烈的时候, 使用 synchronized, 效率更高, 自动释放更方便
- 锁竞争激烈的时候, 使用 ReentrantLock, 搭配 trylock 更灵活控制加锁的行为, 而不是死等.
- 如果需要使用公平锁, 使用 ReentrantLock
线程池
在频繁创建销毁线程时效率十分低效,线程池就是解决这个频繁创建销毁问题,创建时从线程池拿或者由系统创建,销毁时放入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和 Executors
- ExecutorService 表示一个线程池实例
- Executors 是一个工厂类, 能够创建出几种不同风格的线程池
Executors 创建线程池的几种方式
构造方法 | 解释 |
---|---|
newFixedThreadPool(int nThreads) | 创建固定线程数的线程池 |
newCachedThreadPool() | 创建线程数目动态增长的线程池 |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 创建只包含单个线程的线程池. |
newScheduledThreadPool(int corePoolSiz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 设定 延迟时间后执行命令,或者定期执行命令. 是进阶版的 Timer. |
ThreadPoolExecutor
构造方法
理解 ThreadPoolExecutor 构造方法的参数
把创建一个线程池想象成开个公司. 每个员工相当于一个线程.
- corePoolSize: 核心线程数,线程是否空闲,始终都存在,正式员工的数量. (正式员工, 一旦录用, 永不辞退)
- maximumPoolSize: 最大线程数 = 临时线程数(繁忙时创建,空闲时销毁)+核心线程数
- keepAliveTime: 临时工允许的空闲时间
- unit: keepaliveTime 的时间单位, 是秒, 分钟, 还是其他值
- workQueue: 传递任务的阻塞队列
- threadFactory: 创建线程的工厂, 参与具体的创建线程工作
-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拒绝策略, 如果任务量超出公司的负荷了接下来怎么处理
- AbortPolicy(): 超过负荷, 直接抛出异常
- CallerRunsPolicy(): 调用者负责处理
- DiscardOldestPolicy(): 丢弃队列中最老的任务
- DiscardPolicy(): 丢弃新来的任务.
线程池是如何执行的
在谈到其是如何执行的,就不得不康康其execute
方法,下面是官方源码,
public void execute(Runnable command) {
// 任务为空, 抛出异常
if (command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 * Proceed in 3 steps: * * 1. If fewer than corePoolSize threads are running, try to * start a new thread with the given command as its first * task. The call to addWorker atomically checks runState and * workerCount, and so prevents false alarms that would add * threads when it shouldn't, by returning false. * * 2. If a task can be successfully queued, then we still need * to double-check whether we should have added a thread * (because existing ones died since last checking) or that * the pool shut down since entry into this method. So we * recheck state and if necessary roll back the enqueuing if * stopped, or start a new thread if there are none. * * 3. If we cannot queue task, then we try to add a new * thread. If it fails, we know we are shut down or saturated * and so reject the task. */
int c = ctl.get();
// 当前工作的线程数小于核心线程数
if (workerCountOf(c) < corePoolSize) {
// 创建新的线程执行此任务
if (addWorker(command, true))
return;
c = ctl.get();
}
// 当前任务正在运行并且可以加入工作队列
if (isRunning(c) && workQueue.offer(command)) {
int recheck = ctl.get();
// 再次检线程池是否处于运行状态,防止在第一次校验通过后线程池关闭
if (! isRunning(recheck) && remove(command))
// 次检线程池是否处于运行状态,防止在第一次校验通过后线程池关闭
reject(command);
// 如果线程池的线程数为 0 时
else if (workerCountOf(recheck) == 0)
// 启动一个新线程
addWorker(null, false);
}
// 核心线程都在忙且队列都已满,尝试新启动一个线程执行失败
else if (!addWorker(command, false))
// 执行拒绝策略
reject(command);
}
概述其3个if判断步骤:
如果正在运行的线程少于corePoolSize,尝试用给定的命令启动一个新线程作为它的第一个任务。对addWorker的调用自动地检查runState和workerCount,因此通过返回false来防止在不应该添加线程的时候添加线程的错误警报。
如果一个任务可以成功地排队,那么我们仍然需要再次检查是否应该添加一个线程(因为自上次检查以来已有的线程已经死亡),或者自进入该方法以来池已经关闭。因此,我们重新检查状态,如果需要,则回滚排队停止,如果没有线程,则启动一个新线程。
如果我们不能对任务进行队列,那么我们尝试添加一个新线程。如果它失败了,我们知道我们被关闭或饱和,因此拒绝任务。
如图:
线程池的拒绝策略
当任务过多且线程池的任务队列已满时,此时就会执行线程池的拒绝策略,线程池的拒绝策略默认有以下 4 种:
策略名 | 解释 |
---|---|
AbortPolicy | 中止策略,线程池会抛出异常并中止执行此任务(默认策略) |
CallerRunsPolicy | 把任务交给添加此任务的(main)线程来执行 |
DiscardPolicy | 忽略最新的一个任务 |
DiscardOldestPolicy | 忽略最早的任务,即最先加入队列的任务。 |
DiscardPolicy拒绝策略
设置最大核心线程数为1,那么当第一个任务执行,大于核心线程数,由于该拒绝策略会忽视最新的任务,所以最终结果应该只有两个任务执行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任务的具体方法
Runnable runnable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当前任务被执行,执行时间:" + new Date() +
" 执行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 等待 1s
TimeUnit.SECONDS.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创建线程,线程的任务队列的长度为 1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1,
1,
100,
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1),
new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Policy());
// 添加并执行 4 个任务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
// 线程池执行完任务,关闭线程池
threadPool.shutdown();
}
执行结果:
AbortPolicy拒绝策略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任务的具体方法
Runnable runnable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当前任务被执行,执行时间:" + new Date() +
" 执行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 等待 1s
TimeUnit.SECONDS.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创建线程,线程的任务队列的长度为 1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1,
1,
100,
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1),
new 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 //默认拒绝策略,可以显示指出
// 添加并执行 4 个任务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
// 线程池执行完任务,关闭线程池
threadPool.shutdown();
}
默认的拒绝策略为,大于核心线程数后就抛出异常
CallerRunsPolicy拒绝策略: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任务的具体方法
Runnable runnable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当前任务被执行,执行时间:" + new Date() +
" 执行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 等待 1s
TimeUnit.SECONDS.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创建线程,线程的任务队列的长度为 1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1,
1,
100,
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1),
new 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 //默认拒绝策略,可以显示指出
// 添加并执行 4 个任务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
// 线程池执行完任务,关闭线程池
threadPool.shutdown();
}
大于最大核心线程数后就由main线程执行.
DiscardOldestPolicy拒绝策略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任务的具体方法
Runnable runnable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当前任务1被执行,执行时间:" + new Date() +
" 执行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 等待 1s
TimeUnit.SECONDS.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Runnable runnable1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当前任务2被执行,执行时间:" + new Date() +
" 执行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 等待 1s
TimeUnit.SECONDS.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Runnable runnable2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当前任务3被执行,执行时间:" + new Date() +
" 执行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 等待 1s
TimeUnit.SECONDS.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Runnable runnable3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当前任务4被执行,执行时间:" + new Date() +
" 执行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 等待 1s
TimeUnit.SECONDS.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创建线程,线程的任务队列的长度为 1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1,
1,
100,
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1),
new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OldestPolicy());
// 添加并执行 4 个任务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1);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2);
threadPool.execute(runnable3);
// 线程池执行完任务,关闭线程池
threadPool.shutdown();
}
任务1进入,创建新线程来执行,任务2进入,队列和临时线程已满,执行拒绝策略,任务2被丢弃,任务3也是如此,在任务1执行完后,任务4执行
线程池的工作流程
面试题
使用线程池时,线程数目设置为多少比较合适
不能回答具体设置,但可以回答找到合适线程的方法->压测(性能测试)针对当前的程序进行性能测试,分别设置不同的线程数目,分别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会记录程序的时间, CPU占用,内存占用…根据压测结果,来选择咱们觉得最适合当前场景的数目.
信号量: Semaphore
信号量, 用来表示 “可用资源的个数”. 本质上就是一个计数器
可以把信号量想象成是停车场的展示牌: 当前有车位N个. 表示有 N个可用资源
- 当有车开进去的时候, 就相当于申请一个可用资源, 可用车位就 -1 (这个称为信号量的 P 操作)
- 当有车开出来的时候, 就相当于释放一个可用资源, 可用车位就 +1 (这个称为信号量的 V 操作)
- 如果计数器的值已经为 0 了, 还尝试申请资源, 就会阻塞等待, 直到有其他线程释放资源
Semaphore 的 PV 操作中的加减计数器操作都是原子的, 可以在多线程环境下直接使用.
示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 Semaphore 示例, 初始化为 4, 表示有4个可用资源
Semaphore semaphore = new Semaphore(4);
//创建10个线程,每个线程都尝试申请资源,休眠1s后,释放资源
for (int i = 0; i < 10; i++) {
Thread t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ystem.out.println("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申请资源");
semaphore.acquire();
System.out.println("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成功获取资源");
Thread.sleep(10000);
System.out.println("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释放资源");
semaphore.releas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t.start();
}
}
申请和释放资源都是随机的,
任务执行结束: CountDownLatch
同时等待 N 个任务执行结束
例如跑步比赛,10个选手依次就位,哨声响才同时出发;所有选手都通过终点,才能公布成绩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构造方法传入10.代表有10名选手
CountDownLatch 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10);
for (int i = 0; i < 10; i++) {
Thread t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随机休眠时间
Thread.sleep((long) (1000 *Math.random()));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到达终点");
//相当于撞线
latch.countDow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t.start();
}
// await 在等待所有的线程 "撞线"
// 当调用 countDown 的次数达到初始化的时候设定的值,wait 就返回,否则 await 就阻塞等待
latch.await();
System.out.println("比赛结束");
}
面试问题
- 线程同步的方式有哪些?
synchronized, ReentrantLock, Semaphore 等都可以用于线程同步.
- 为什么有了 synchronized 还需要 juc 下的 lock?
- Synchronized是对代码块或者方法块上锁,而ReentrantLock类是对其使用lock()上锁,使用unlock()解锁,可以在不同的方法块中,还容易遗忘
- Synchronized只能是"非公平锁",而ReentrantLock可以是公平锁和非公平锁,可以在构造方法中设置true
- synchronized 在申请锁失败时, 会死等. ReentrantLock 可以通过 trylock 的方式等待一段时间就放弃
- synchronized 是通过 Object 的 wait / notify 实现等待-唤醒. 每次唤醒的是一个随机等待的线程. ReentrantLock 搭配 Condition 类实现等待-唤醒, 可以更精确控制唤醒某个指定的线程
- 信号量听说过么?之前都用在过哪些场景下?
信号量, 用来表示 “可用资源的个数”. 本质上就是一个计数器.
使用信号量可以实现 “共享锁”, 比如某个资源允许 3 个线程同时使用, 那么就可以使用 P 操作作为加锁, V 操作作为解锁, 前三个线程的 P 操作都能顺利返回, 后续线程再进行 P 操作就会阻塞等待,直到前面的线程执行了 V 操作
线程安全的集合类
我们之前学习的List.Map,Set中的实现类大部分都是不安全的.
多线程环境使用 ArrayList
- 使用同步机制 (synchronized 或者 ReentrantLock)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new ArrayList)
synchronizedList 是标准库提供的一个基于 synchronized 进行线程同步的 List.
synchronizedList 的关键操作上都带有 synchronized
- 使用 CopyOnWriteArrayList
CopyOnWrite容器即写时复制的容器
- 当我们往一个容器添加元素的时候,不直接往当前容器添加,而是先将当前容器进行Copy,复制出一个新的容器,然后新的容器里添加元素
- 添加完元素之后,再将原容器的引用指向新的容器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对CopyOnWrite容器进行并发的读,而不需要加锁,因为当前容器不会添加任何元素
所以CopyOnWrite容器也是一种读写分离的思想,读和写不同的容器
优点: 在读多写少的场景下, 性能很高, 不需要加锁竞争
缺点: 占用内存较多,新写的数据不能被第一时间读取到
多线程环境使用队列
- 阻塞队列 BlockingQueue
BlockingQueue 通常用于一个线程生产对象,而另外一个线程消费这些对象的场景
- 数组阻塞队列 ArrayBlockingQueue
ArrayBlockingQueue 是一个有界的阻塞队列,其内部实现是将对象放到一个数组里, 内部以 FIFO(先进先出)的顺序对元素进行存储。队列中的头元素在所有元素之中是放入时间最久的那个,而尾元素则是最短的那个。
- 延迟队列 DelayQueue
elayQueue 实现了 BlockingQueue 接口,DelayQueue 对元素进行持有直到一个特定的延迟到期.注入其中的元素必须实现 java.util.concurrent.Delayed 接口
- 链阻塞队列 LinkedBlockingQueue
LinkedBlockingQueue 类实现了 BlockingQueue 接口,LinkedBlockingQueue 内部以一个链式结构(链接节点)对其元素进行存储。
- 具有优先级的阻塞队列: PriorityBlockingQueue
PriorityBlockingQueue 的元素必须实现 java.lang.Comparable 接口。因此该队列中元素的排序就取决于你自己的 Comparable 实现。
- 同步队列: SynchronousQueue
它的内部同时只能够容纳单个元素。如果该队列已有一元素的话,试图向队列中插入一个新元素的线程将会阻塞,直到另一个线程将该元素从队列中抽走
多线程环境使用哈希表
HashMap 本身不是线程安全的 ,而Hashtable,ConcurrentHashMap 使用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Map)创建线程安全的map集合 是线程安全的,
synchronizedMap
实现线程安全的方式:
SynchronizedMap内部维护了一个普通对象Map,排斥锁mutex
其构造方法首先需要传入一个Map,如果你传入了mutex参数,则将对象排斥锁赋值为传入的对象.如果没有,则将对象排斥锁赋值为this,即调用synchronizedMap的对象,就是上面的Map
创建出synchronizedMap之后,其实例方法全部都是
Hashtable
它在对数据操作的时候都会上锁,导致效率比较低下。
public synchronized int size() public synchronized boolean isEmpty() public synchronized boolean contains(Object value) public synchronized V get(Object key) public synchronized V put(K key, V value) ...
- 如果多线程访问同一个 Hashtable 就会直接造成锁冲突
- 一旦触发扩容, 就由该线程完成整个扩容过程. 这个过程会涉及到大量的元素拷贝, 效率会非常低
ConcurrentHashMap
ConcurrentHashMap 底层是基于 数组 + 链表
组成的,在JDK1.7中采用了分段锁技术
在put和get操作时,不同线程占用锁访问一个 Segment 时,不会影响到其他的 Segment
而在JDK1.8后,抛弃了原有的 Segment 分段锁,而采用了 CAS + synchronized
来保证并发安全性,并且也引入了红黑树,在链表大于一定值(8)的时候会转换
- 读操作没有加锁(但是使用了 volatile 保证从内存读取结果), 只对写操作进行加锁. 加锁的方式仍然是用 synchronized, 但是不是锁整个对象, 而是 “锁桶” (用每个链表的头结点作为锁对象), 大大降低了锁冲突的概率
- 充分利用 CAS 特性. 比如 size 属性通过 CAS 来更新. 避免出现重量级锁的情况
- 优化了扩容方式: 化整为零
- 发现需要扩容的线程, 只需要创建一个新的数组, 同时只搬几个元素过去
- 扩容期间, 新老数组同时存在
- 后续每个来操作 ConcurrentHashMap 的线程, 都会参与搬家的过程. 每个操作负责搬运一小部分元素
- 搬完最后一个元素再把老数组删掉.
- 这个期间, 插入只往新数组加.
- 这个期间, 查找需要同时查新数组和老数组
在JDK1.8中的BugConcurrentHashMap里面也有死循环
面试题
- Hashtable 跟HashMap有那些不一样
- Hashtable 是线程安全的,HashMap是线程不安全的
- Hashtable 是不允许键或值为 null 的,HashMap 的键值则都可以为 null,这是因为Hashtable在我们put 空值的时候会直接抛空指针异常,Hashtable使用的是安全失败机制(fail-safe),这种机制会使你此次读到的数据不一定是最新的数据,如果你使用null值,就会使得其无法判断对应的key是不存在还是为空,因为你无法再调用一次contain(key)来对key是否存在进行判断,但是HashMap却做了特殊处理.
- 实现方式不同: Hashtable 继承了 Dictionary类,而 HashMap 继承的是 AbstractMap 类
- 初始化容量不同: HashMap 的初始容量为:16,Hashtable 初始容量为:11,两者的负载因子默认都是:0.75.
- 扩容机制不同:当现有容量大于总容量 * 负载因子时,HashMap 扩容规则为当前容量翻倍,Hashtable 扩容规则为当前容量翻倍 + 1。
- 迭代器不同:HashMap 中的 Iterator 迭代器是 fail-fast 的,而 Hashtable 的 Enumerator 不是 fail-fast 的.所以,当其他线程改变了HashMap 的结构,如:增加,删除元素,将会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而 Hashtable 则不会.
- **快速失败(fail—fast)**是java集合中的一种机制,,在用迭代器遍历一个集合对象时,如果遍历过程中对集合对象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删除、修改),则会抛出Concurrent Modification Exception。
- 介绍下 ConcurrentHashMap的锁分段技术 ?
这个是 Java1.7 中采取的技术. Java1.8 中已经不再使用了. 简单的说就是把若干个哈希桶分成一个"段" (Segment), 针对每个段分别加锁.
目的也是为了降低锁竞争的概率. 当两个线程访问的数据恰好在同一个段上的时候, 才触发锁竞争.
- ConcurrentHashMap在jdk1.8做了哪些优化?
- 取消了分段锁, 直接给每个哈希桶(每个链表)分配了一个锁(就是以每个链表的头结点对象作为锁对象)
- 将原来 数组 + 链表 的实现方式改进成 数组 + 链表 / 红黑树 的方式. 当链表较长的时候(大于等于8 个元素)就转换成红黑树.
- Hashtable和HashMap、ConcurrentHashMap 之间的区别?
- HashMap: 线程不安全. key 允许为 null
- Hashtable: 线程安全. 使用 synchronized 锁 Hashtable 对象, 效率较低. key 不允许为 null ,使用的是一把大锁,锁冲突率很高,
- ConcurrentHashMap: 线程安全. 使用 synchronized 锁每个链表头结点, 锁冲突概率低, 充分利用CAS 机制. 优化了扩容方式. key 不允许为 null
死锁
什么是死锁
死锁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线程被无限的阻塞,这些线程在相互等待所需资源.若无外力作用,它们无法获取到资源.
代码示例:
两线程两把锁:现有线程t1和线程t2,锁A和锁B.
public class Demo14 { // 锁A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lock_A = new Object(); // 锁B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lock_B = new Object(); // 先拿锁A, 后拿锁B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1()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nchronized (lock_A)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获取锁A"); Thread.sleep(1000); synchronized (lock_B)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获取锁B"); } } } // 先拿锁B, 后拿锁A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2()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nchronized (lock_B)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获取锁B"); Thread.sleep(1000); synchronized (lock_A)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获取锁A");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method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Thread t2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method2();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t1.start(); t2.start(); } }
输出结果中没有输出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说明线程没有结束
利用jconsole观察死锁
可见产生了死锁
那产生的原因:
- 线程t1获取到锁A
- 线程t2获取到锁B
- 线程t1尝试获取锁B
- 线程t2尝试获取锁A
在最后两步t1,t2线程尝试获取锁A,B,而因为获取资源而陷入无限循环.
哲学家就餐问题 :对于N个线程,M把锁场景(N >= 2, M >= 2, N >= M)
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
- 互斥使用: 在一段时间内某个资源只能由一个线程独占,如果有其他线程申请使用,就会陷入等待,直到该线程释放资源
- 不可抢占: 资源请求者不能向资源占有者抢夺资源,只能由资源占有者主动释放后,才能获得
- 请求和保持: 指线程已经拥有至少一个资源,但又提出了新的资源请求,而该资源已被其它线程占有,此时请求线程被阻塞,但又对自己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会释放。
- 循环等待: 即存在一个等待队列, 存在线程{t1, t2, t3,},t1等待t2的锁释放,t2等待t3的锁释放,t3等待t1的锁释放,最终-形成资源的环形链,
满足上述4个必要条件之一,就会产生死锁,那么我们只需要打破这些条件就可以解开死锁
- 破坏互斥作用: 无法破坏,因为锁之间本来就是互斥的
- 破坏不可抢占: 如果资源请求者在请求其他资源时,如果申请失败,就释放自己的资源
- 破坏请求和保持: 一开始就申请好所需资源
- 破坏循环等待: 对多把锁进行编号,并且约定在使用锁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来获取.
避免死锁常见的算法有有序资源分配法、银行家算法。
解决方案:
按照锁顺序来获取锁
// 先拿锁A, 后拿锁B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1()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nchronized (lock_A)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获取锁A"); Thread.sleep(1000); synchronized (lock_B)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获取锁B"); } } } // 先拿锁A, 后拿锁B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2()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nchronized (lock_A)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获取锁A"); Thread.sleep(1000); synchronized (lock_B)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获取锁B"); } } }
活锁
两个线程在尝试拿锁的机制中,发生多个线程之间互相谦让,不断发生同一个线程总是拿到同一把锁,在尝试拿另一把锁时因为拿不到,而将本来已经持有的锁释放的过程。
解决办法:每个线程休眠随机数,错开拿锁的时间.
面试题
- 谈谈 volatile关键字的用法?
volatile 能够保证内存可见性. 当从主内存中读取数据. 此时如果有其他线程修改被 volatile 修饰的变量, 可以第一时间读取到最新的值
- Java多线程是如何实现数据共享的?
JVM 把内存分成了这几个区域: 方法区, 堆区, 栈区, 程序计数器 ;其中堆区这个内存区域是多个线程之间共享的 ,所以只要把某个数据放到堆内存中, 就可以让多个线程都能访问到
- Java创建线程池的接口是什么?参数 LinkedBlockingQueue 的作用是什么?
创建线程池主要有两种方式:
- 通过 Executors 工厂类创建. 创建方式比较简单, 但是定制能力有限.
- 通过 ThreadPoolExecutor 创建. 创建方式比较复杂, 但是定制能力强
LinkedBlockingQueue 表示线程池的任务队列. 用户通过 submit / execute 向这个任务队列中添加任务, 再由线程池中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
- Java线程共有几种状态?状态之间怎么切换的?
- NEW: 安排了工作, 还未开始行动. 新创建的线程, 还没有调用 start 方法时处在这个状态.
- RUNNABLE: 可工作的. 又可以分成正在工作中和即将开始工作. 调用 start 方法之后, 并正在CPU 上运行/在即将准备运行 的状态.
- BLOCKED: 使用 synchronized 的时候, 如果锁被其他线程占用, 就会阻塞等待, 从而进入该状态.
- WAITING: 调用 wait 方法会进入该状态.
- TIMED_WAITING: 调用 sleep 方法或者 wait(超时时间) 会进入该状态.
- TERMINATED: 工作完成了. 当线程 run 方法执行完毕后, 会处于这个状态.
- 在多线程下,如果对一个数进行叠加,该怎么做?
- 使用 synchronized / ReentrantLock 加锁
- 使用 AtomInteger 原子操作
- Servlet是否是线程安全的?
如果在 Servlet 中创建了某个成员变量, 此时如果有多个请求到达服务器, 服务器就会多线程进行操作, 是可能出现线程不安全的情况的.
- Thread和Runnable的区别和联系?
Thread 类描述了一个线程.
Runnable 描述了一个任务.
在创建线程的时候需要指定线程完成的任务, 可以直接重写 Thread 的 run 方法, 也可以使用 Runnable 来描述这个任务
- 多次start一个线程会怎么样
第一次调用 start 可以成功调用. 后续再调用 start 会抛出 java.lang.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 异常
- 有synchronized两个方法,两个线程分别同时用这个方法,请问会发生什么?
synchronized 加在非静态方法上, 相当于针对当前对象加锁
- 如果这两个方法属于同一个实例:
- 线程1 能够获取到锁, 并执行方法. 线程2 会阻塞等待, 直到线程1 执行完毕, 释放锁, 线程2 获取到锁之后才能执行方法内容
- 如果这两个方法属于不同实例:
- 两者能并发执行, 互不干扰
-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 进程是包含线程的. 每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存在,即主线程。
- 进程和进程之间不共享内存空间. 同一个进程的线程之间共享同一个内存空间.
- 进程是系统分配资源的最小单位,线程是系统调度的最小单位
Queue 表示线程池的任务队列. 用户通过 submit / execute 向这个任务队列中添加任务, 再由线程池中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
- Java线程共有几种状态?状态之间怎么切换的?
- NEW: 安排了工作, 还未开始行动. 新创建的线程, 还没有调用 start 方法时处在这个状态.
- RUNNABLE: 可工作的. 又可以分成正在工作中和即将开始工作. 调用 start 方法之后, 并正在CPU 上运行/在即将准备运行 的状态.
- BLOCKED: 使用 synchronized 的时候, 如果锁被其他线程占用, 就会阻塞等待, 从而进入该状态.
- WAITING: 调用 wait 方法会进入该状态.
- TIMED_WAITING: 调用 sleep 方法或者 wait(超时时间) 会进入该状态.
- TERMINATED: 工作完成了. 当线程 run 方法执行完毕后, 会处于这个状态.
- 在多线程下,如果对一个数进行叠加,该怎么做?
- 使用 synchronized / ReentrantLock 加锁
- 使用 AtomInteger 原子操作
- Servlet是否是线程安全的?
如果在 Servlet 中创建了某个成员变量, 此时如果有多个请求到达服务器, 服务器就会多线程进行操作, 是可能出现线程不安全的情况的.
- Thread和Runnable的区别和联系?
Thread 类描述了一个线程.
Runnable 描述了一个任务.
在创建线程的时候需要指定线程完成的任务, 可以直接重写 Thread 的 run 方法, 也可以使用 Runnable 来描述这个任务
- 多次start一个线程会怎么样
第一次调用 start 可以成功调用. 后续再调用 start 会抛出 java.lang.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 异常
- 有synchronized两个方法,两个线程分别同时用这个方法,请问会发生什么?
synchronized 加在非静态方法上, 相当于针对当前对象加锁
- 如果这两个方法属于同一个实例:
- 线程1 能够获取到锁, 并执行方法. 线程2 会阻塞等待, 直到线程1 执行完毕, 释放锁, 线程2 获取到锁之后才能执行方法内容
- 如果这两个方法属于不同实例:
- 两者能并发执行, 互不干扰
-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 进程是包含线程的. 每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存在,即主线程。
- 进程和进程之间不共享内存空间. 同一个进程的线程之间共享同一个内存空间.
- 进程是系统分配资源的最小单位,线程是系统调度的最小单位
边栏推荐
猜你喜欢
STM32+ULN2003 drives 28BYJ4 stepper motor (forward and reverse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turns)
What is CRM Decision Analysis Management?
Getting started with Polkadot parachain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s enough
hcip BGP enhancement experiment
还在找网盘资源吗?快点收藏如下几个值得收藏的网盘资源搜索神器吧!
Open Source Summer | How OpenHarmony Query Device Type (eTS)
First Decentralized Heist?Loss of nearly 200 million US dollars: analysis of the attack on the cross-chain bridge Nomad
The JVM collection that Alibaba's top architects have summarized for many years, where can't I check it!
手把手教你纯c实现异常捕获try-catch组件
Custom filters and interceptors implement ThreadLocal thread closure
随机推荐
Oracle临时表空间作用
首次去中心化抢劫?近2亿美元损失:跨链桥Nomad 被攻击事件分析
PAT Level B - B1021 Single Digit Statistics (15)
无题八
Keil升级到AC6后,到底有哪些变化?
Open Source Summer | How OpenHarmony Query Device Type (eTS)
2022华数杯数学建模思路分析交流
hcip BGP 增强实验
Handwriting Currying - toString Comprehension
hcip BGP enhancement experiment
哪位大佬有20年4月或者1月的11G GI和ojvm补丁呀,帮忙发下?
无题十四
The century-old Nordic luxury home appliance brand ASKO smart wine cabinet in the three-temperature area presents the Chinese Valentine’s Day, and tastes the love of the delicacy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the regular expression replaceAll() method?
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
MySQL使用聚合函数可以不搭配GROUP BY分组吗?
LeetCode 216. Combined Sum III (2022.08.04)
正则表达式replaceFirst()方法具有什么功能呢?
Redis源码解析:Redis Cluster
华为轻量级神经网络架构GhostNet再升级,GPU上大显身手的G-GhostNet(IJCV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