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詹姆斯·格雷克《信息简史》读后感记录

詹姆斯·格雷克《信息简史》读后感记录

2022-07-07 22:11:00 TranSad

格雷克(作者)不仅在书中细致还原了历史细节,通俗解释了各种理论,还生动刻画了几位不为大众所知的人物:可编程计算机先驱、超越时代的查尔斯·巴贝奇,第一位程序员、诗人拜伦之女爱达·拜伦,计算机科学之父、天妒英才的阿兰·图灵,以及全书的主人公、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

  总的来说,《信息简史》就是一步历史书。信息完全是是抽象的、混乱的,从格雷克的书中我也只是觉得,信息贯穿了人类的发展史,今天的成果是过去一点点积累而来的。它从非洲原始部落的鼓声开始娓娓道来,在保持叙述性的同时加入逻辑与思考,将整个信息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个人而言,这本书我只做到了泛读,只有在某几处个别“有趣”的小问题上可以精读。因为书中涉及大量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句子引用,如果处处咬文嚼字,能读懂一些“编码”或“哲学逻辑”就够喝好几壶了。

  “当对话取代听讲,当个性取代共性,当封闭转向开放,人的思想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信息成为了社会的第一生产力。”信息是人的镜子,它在技术更新与模式兴替中展现出变化万端的色彩。拿第一个被电报通缉而被绞死的嫌犯约翰来说,信息的发展不仅打破了交流的避障,也推动了社会秩序的进步。

  书中提到了我从来没听说过的一个概念:模因。宇宙并非必然要孕育生命,生物圈也并非必然要孕育人类。如果在一个无生命世界上有一个生物圈,在生物圈里的居民又会是什么?是思想。思想是具有传播力,感染力的。那难道基因进化靠的是思想来淘汰吗?好像不太可能,因此是不是存在一种复制子,它存在于任何一个遵从诞生——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的周期性规律的组织内部,这种复制子就叫模因。模因广泛的存在于人类生活中。我们的所作所为,一种舞蹈,一段乐曲,一句笑话都是我们产生的模因,他们依附实物上,借助笔墨和口口相传,或经由广播塔和数字网络而传播开去。从上帝视角来看,模因就在自我复制。我曾经觉得必须要具备“自我意识”才能算作真正的生命,但仔细想想,远古时代的单细胞生物哪来的自我意识,难道就不叫生命了?所以,模因是生命的本质是基于对生命更广泛的理解,生命是一场信息传播的狂欢,模因从逻辑上驱使每个信息载体将信息传递给更多新载体。

  有太多的文人趣事和历史事件被提到。各种事件相互交织让对某一事物的描述更加全方位和有趣,几乎大半个信息发展史的舞台都留给了西方那些智慧或者说古灵精怪的科学家们。不管人们的传输信息的方式或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处在哪一个阶段,我认为都是“先进的”,因为那都是凝聚了每一个时代人的智慧创造。能在现有的不管是数学基础,逻辑分析还是机械制造水平上发挥创造力创造当前最先进通讯方式是一种十分伟大的事业,也正是因为这种创造的需求,又反过来刺激了数学,哲学和工业的发展。

  香农在1952年估算,大概需要三明程序员花费六个月的时间,才能让一台大型计算机的下棋水平勉强达到马马虎虎的业余水准。而如今,世界顶尖棋手败给人工智能的消息尽人皆知,在今天人们对阿尔法狗予以赞扬和看好的同时,谁又能想到当时的香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受到批评——“我很纳闷,你这年轻人是否意识到自己在摆弄的是些什么东西”要发现和创造足以推动历史的东西,换句话说,足以被以后的《信息简史新版》记录的东西,必然要跳出现在大众的认知范畴太多,而这一点普通人是无法做到的,伟人的伟大之处也在于此。1952年图灵因同性恋取向被定罪,两年后自杀。很难想象如果社会能够多包容些他们认知范畴之外的存在,图灵会把今天的世界装饰成什么样子呢。

原网站

版权声明
本文为[TranSad]所创,转载请带上原文链接,感谢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492824/article/details/1256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