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透彻理解LRU算法——详解力扣146题及Redis中LRU缓存淘汰

透彻理解LRU算法——详解力扣146题及Redis中LRU缓存淘汰

2022-07-06 09:21:00 李孛欢

LRU(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久未使用)是一种常见的页面置换算法,其思想很朴素:它认为刚刚被访问的数据,肯定还会被再次访问,而长久未背访问的数据,肯定就不会再被访问了,在缓存满时,就优先删除它

这种是数据结构题 用简单数据结构拼接 这里用双向链表哈希表(key存数据的key value存节点(数据key和value打包为一个节点)) 保证put get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1)。用一个哈希表和一个双向链表维护所有在缓存中的键值对。双向链表按照被使用的顺序存储了这些键值对,靠近尾部的键值对是最近使用的,而靠近头部的键值对是最久未使用的。

Leetcode146:

代码实现:

首先我们将双向链表的节点类写出来:包括key,value(默认是int类型),以及前驱节点和后继节点

public static class Node{
        public int key;
        public int value;
        public Node pre;
        public Node next;
        public Node(int key, int value){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
    }

 再根据节点类构建双向链表:

 public static class NodeDoubleLinkedList{
        private Node head;
        private Node tail;
        public NodeDoubleLinkedList(){
            //无参构造
            head = null;
            tail = null;
        }
        //LRU缓存需要的三个方法 一个添加节点到尾部 一个将节点更新到尾部(调整优先级) 一个删除头节点的方法(对应着逐出最久未使用的关键字)
        public void addNode(Node node){
            if(node == null){
                return;
            }
            if(head == null){
                //也就是双向链表还没有节点
                head = node;
                tail = node;
            }else{
                //否则放入尾部  左边是头,右边是尾
                tail.next = node;
                node.pre = tail;
                tail = node;
            }
        } 
        //node入参  一定保证node在双向链表里
        //node原始位置左右重新连好再把node分离出来挂到尾巴上  
        //这里需要结合题目调整优先级 因为get操作后 这个节点是被操作了 那么他就要放在双向链表的尾巴上表示最近被操作的节点
        public void moveNodeTotail(Node node){
            //分离
            if(node == tail){
                return;
            }
            if(head == node){
                //头部节点和中间节点的调整是不一样的 中间节点前后都有节点
                head = head.next;//头要移动到尾了 所以头先后移一位
                head.pre = null;//再指向空,断开指向head的指针
            }else{     
                //将指向node的指针断开!!  
                node.pre.next = node.next;
                node.next.pre = node.pre;
            }
            //添加
            node.pre = tail;
            node.next = null;
            tail.next = node;
            tail = node;
        }
        public Node removeHead(){
            if(head == null){
                return null;
            }
            Node res = head;
            if(head == tail){
                head = null;
                tail = null;
            }else{
                head = res.next;
                //讲头节点分离
                res.next = null;
                head.pre = null;
            }
            return res;
        }
    }

有了双向链表的实现,我们只需要在 LRU 算法中把它和哈希表结合起来即可:

    private HashMap<Integer,Node> map;
    private NodeDoubleLinkedList nodelist;
    int cap;
    public LRUCache(int capacity) {
        map = new HashMap<>();
        nodelist = new NodeDoubleLinkedList();
        cap = capacity;
    }
    
    public int get(int key) {
        if(map.containsKey(key)){
            Node res = map.get(key);
            nodelist.moveNodeTotail(res);
            return res.value;
        }   
        return -1;
    }
    
    public void put(int key, int value) {
        //同时put进map和双向链表内
        if(map.containsKey(key)){//更新
            Node node = map.get(key);
            node.value = value;
            //最近操作了 放入尾部
            nodelist.moveNodeTotail(node);
        }else{
            //新增操作
            Node newNode = new Node(key,value);
            map.put(key,newNode);
            nodelist.addNode(newNode);
            if(map.size() == cap + 1){
                //超出了容量 删除头
                Node remove = nodelist.removeHead();
                //哈希表的也要删了
                map.remove(remove.key);
            }
        }
    }

执行结果:

         接下来我们来看Redis中的lru缓存!!

Redis 4.0 之前一共实现了 6 种内存淘汰策略,在 4.0 之后,又增加了 2 种策略。我们可以按照是否会进行数据淘汰把它们分成两类:不进行数据淘汰的策略,只有 noeviction 这一种。会进行淘汰的 7 种其他策略。会进行淘汰的 7 种策略,我们可以再进一步根据淘汰候选数据集的范围把它们分成两类: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数据中进行淘汰,包括 volatile-random、volatile-ttl、volatile-lru、volatile-lfu(Redis 4.0 后新增)四种。在所有数据范围内进行淘汰,包括 allkeys-lru、allkeys-random、allkeys-lfu(Redis 4.0 后新增)三种。

可以看到,redis有两种缓存淘汰策略均用到了LRU算法,不过,LRU 算法在实际实现时,需要用链表管理所有的缓存数据,这会带来额外的空间开销。而且,当有数据被访问时,需要在链表上把该数据移动到尾端,如果有大量数据被访问,就会带来很多链表移动操作,会很耗时,进而会降低 Redis 缓存性能

所以,在 Redis 中,LRU 算法被做了简化,以减轻数据淘汰对缓存性能的影响。具体来说,Redis 默认会记录每个数据的最近一次访问的时间戳(由键值对数据结构 RedisObject 中的 lru 字段记录)。然后,Redis 在决定淘汰的数据时,第一次会随机选出 N 个数据,把它们作为一个候选集合。接下来,Redis 会比较这 N 个数据的 lru 字段,把 lru 字段值最小的数据从缓存中淘汰出去。

Redis 提供了一个配置参数 maxmemory-samples,这个参数就是 Redis 选出的数据个数 N。例如,我们执行如下命令,可以让 Redis 选出 100 个数据作为候选数据集:


CONFIG SET maxmemory-samples 100

当需要再次淘汰数据时,Redis 需要挑选数据进入第一次淘汰时创建的候选集合。这时的挑选标准是:能进入候选集合的数据的 lru 字段值必须小于候选集合中最小的 lru 值。当有新数据进入候选数据集后,如果候选数据集中的数据个数达到了 maxmemory-samples,Redis 就把候选数据集中 lru 字段值最小的数据淘汰出去。

这样一来,Redis 缓存不用为所有的数据维护一个大链表,也不用在每次数据访问时都移动链表项,提升了缓存的性能。

原网站

版权声明
本文为[李孛欢]所创,转载请带上原文链接,感谢
https://blog.csdn.net/weixin_61543601/article/details/124933089